更新日期: 2008/04/16 09:00
「愛心泡菜 助人最樂」(劉怡伶報導)
醫院裡,每個床位都有一個故事,不過最痛的莫過於「貧病交迫」,以及無法避免的死別。
台南成大醫院兒童癌症病房裡,一對為了救孩子卻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夫妻,因為「愛心泡菜計劃」而重燃希望,目前這個計劃已有許多人參與,如果您也想參與,可以一起聽聽故事。
「泡菜爸爸」是現年五十多歲的陳先生,平日靠賣檳榔維生,幾年前娶了一位二十多歲的柬埔寨太太,婚後一年生下「寶寶」,隔了九個月後又早產生下一對雙胞胎,其中一位來不及長大,至今還欠下龐大醫藥費債務;命運弄人,「寶寶」在去年三月間診斷出罹患神經母細胞瘤(癌症),時常得進出醫院,歷經化療、抗生素及類固醇治療,每月七萬元,所需費用驚人。
泡菜爸爸本身就是一位殘障人士,平時只靠在興達港邊擺攤賣檳榔、冷飲,收入不佳,家中還有一個三歲的老二,爸爸每天還得送飯到台南成大醫院給孩子吃,有時侯沒時間送飯,住院的孩子與太太沒有錢買飯,就靠鄰床好心人士或是醫護人員接濟,泡菜爸爸表示,還好有這麼多貴人幫忙,讓他們不至於走不下去。
夫婦兩人一度為了孩子的醫藥費及生活費苦無對策,在走投無路之下,泡菜爸爸拿出年輕時當過總舖師的本事,教老婆做泡菜,起初只是送給朋友吃,後來口碑傳開來,詢問度增高,就連成大醫院兒癌病房「故事媽媽」江麗玲都讚不絕口,獲知消息後主動幫忙。
連絡上南大附小校長王澤瑜與自然老師王世杰,將泡菜爸爸的故事po上網,獲得網友熱烈迴響,一個月不到就有五百多瓶的訂單,讓泡菜爸爸無力供貨,為了趕製泡菜,南大附小的小朋友們利用假日幫忙加班,還把家中的爸媽一起帶出來,學習剝蔥頭切大蒜,被刺鼻的味道薰得眼淚直流,但大家還是忙得很開心,更從中學到助人最樂的道理。
王世杰老師認為,學生們學習知識很重要,不過學習如何助人更重要,所以他常常會帶領孩子從事相關的善行,幾年前他發起「幸福橘子計劃」,也是帶著孩子們到古坑幫忙採橘子,讓孩子們印象深刻,小小的善行種子從此生根。
「泡菜爸爸」陳先生感謝有這麼多貴人相助,現在反而是苦無適當場所及人力可以製作泡菜,讓他不知如何應付訂單。不過,這次的愛心泡菜計劃至少讓他知道他並不孤單,五百多罐泡菜交出去之後,他對未來比較有信心,也希望自己能儘快找到適合的管道製作更多好吃的泡菜,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醫療服務,也能夠早日自給自足。如果你也想嚐嚐愛心泡菜,可以和成大醫院故事媽媽江麗玲連絡。